聚甲氧基二甲醚(DMMn,n=3-8)是優(yōu)秀的柴油調和組分,可增加油品含氧量,在柴油中添加10%~20%,能夠大幅減少尾氣固體微粒物、NOx和CO的排放。DMMn十六烷值達76,閃點65.5℃,沸點160℃。由于物性與柴油相近,DMMn調和到柴油中使用不需要對在用車輛進行任何改動。
DMMn合成的主要原料是甲醇和甲醛,工藝路線包括液體酸催化法、固體酸催化法、離子液體催化法和金屬氧化物催化法等。國內研究機構如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華東理工大學、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等分別進行了相關技術的研發(fā)工作。其中中科院蘭州化物所百噸級DMMn中試裝置于2012年在甘肅白銀中試基地完成了中試試驗。
2013年7月,山東辰信新能源有限公司1萬噸/年聚甲氧基二甲醚(DMMn)裝置投料試車成功。該裝置位于山東菏澤,投資兩億元,采用中科院蘭州化物所離子液體催化合成工藝,以甲醇為原料,經三聚甲醛合成DMMn。
此前的2013年6月,辰信新能源20萬噸/年清潔柴油調和組分(DMMn)項目進行了環(huán)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該項目投資11.4億元,建成后年銷售收入15.4億元,投資回收期(稅后)4.75年,經濟效益指標較好。
此外,河南億家能實業(yè)有限公司40萬噸/年DMMn項目于2013年12月在義馬煤化工產業(yè)集聚區(qū)開工建設。天星化工公司位于新疆巴州輪臺工業(yè)園區(qū)的12萬噸/年DMMn項目已開展前期工作。
2013年中國柴油消費量1.7億噸,如果全部按15%比例調和,年消費DMMn將達2550萬噸。亞化咨詢認為,以甲醇為原料的DMMn有望成為煤基替代燃料的發(fā)展新方向,但能否獲得中石油、中石化等成品油產銷巨頭的認可,是DMMn作為柴油添加劑獲得大規(guī)模的應用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