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東理工大學—申能股份有限公司碳中和聯合實驗室主任劉殿華教授在二氧化碳(CO₂)加氫制甲醇銅基催化劑的制備方面取得了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fā)表在《美國化學會催化》雜志上。
將二氧化碳通過加氫反應制備綠色甲醇,不僅可以減少碳排放,還能進一步用于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目前,關于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銅基催化劑上。然而,銅基催化劑的活性位點仍存在爭議,銅與載體之間的協(xié)同效應也尚未得到明確解釋。
該研究將一種具有鈣鈦礦結構的N型半導體材料作為催化劑載體,采用沉積—沉淀法制備了不同銅-鋅負載和銅/鋅原子比的催化劑,用于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該研究證實了從載體到銅上的電子轉移是銅和載體之間金屬與載體間電子轉移的本質,這種電子轉移進一步促進氧空位的生成。由于金屬和載體的費米能級不同,因此兩者接觸會形成肖特基—莫特結,進而促進金屬與載體間電子轉移。這項研究為合理設計出高效的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催化劑增添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