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4年,國際油價高臺跳水,全年下跌近50%,遭遇“腰斬”之痛。2015年伊始,國際油價繼續(xù)走跌,直逼每桶50美元大關。截至北京時間昨晚21時30分,美國紐約原油期貨價格跌至50.99美元/桶,當天跌幅為3.2%,布倫特原油期貨跌至54.56美元/桶,跌幅為3.3%,原油期貨價格均為2009年5月以來的最低。國際油價影響之下,國內油價也是“跌跌不休”,不過這對不少老百姓來說,卻是一個利好消息,讓他們得到了不少實惠。
坐飛機長線燃油費省90元
受國際油價持續(xù)下跌帶動,昨日零時起,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將迎來新年“第一降”:短程航線每客收取10元,長程航線每客收取30元。這已是國內航線燃油費連續(xù)5個月出現下調,是自2009年11月恢復征收國內航線燃油費以來的最低位。
記者在攜程旅行網官網看到,目前廈門航空、山東航空、祥鵬航空等航空公司已先后發(fā)布了燃油附加費調整通知:自2015年1月5日(含)起(以出票時間為準),執(zhí)行調整后的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費收取標準,800公里以上航線每位旅客收取標準為30元,此前為60元;800公里以下(含)航線每位旅客收取標準為10元,此前為30元。
同時,革命傷殘軍人、因公致殘的人民警察及兒童(含無成人陪伴兒童),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費實行減半收取,即:800公里以上航線收取10元,800公里以下(含)航線每位旅客收取零元。
“5次下調航空燃油附加費,長程、短程航線燃油附加費分別累計下調90元和60元。”中宇資訊分析師張永浩告訴記者。值得注意的是,中宇資訊監(jiān)測的2015年1月份航空煤油繼續(xù)呈現下跌趨勢,并且逐步迫近航空煤油基準油價,2月航空燃油附加費極大概率將再度下調,短程航線附加費或將暫時取消。
車主累計月省油錢近270元
市民趙先生前天來到海淀區(qū)西黃莊加油站為自己的寶馬汽車加油。“請給我加400塊錢的油。”按照自己平時的加油習慣,趙先生對加油站的工作人員說道。“不好意思,先生,您的油箱已經裝不下400塊錢的油了!”工作人員說。原來,目前北京地區(qū)92號汽油已經下跌至每升6.21元,就算將容量60升的油箱加滿,大約370元也足夠了。
自2014年7月22日以來,國內油價已經歷了“11連跌”,汽、柴油累計下調幅度分別達到每噸2205元和2355元。據中宇資訊測算,“11連跌”使得企業(yè)減少15.99%的運輸成本, 進而降低10.39%的物流成本,貨運重型卡車月度油耗成本累計下降8010元左右;而對私家車主而言,“11連跌”之后,月度出行總油費降低269元左右。引人關注的是,北京私家車普遍“喝”的92號汽油重回“6時代”,價格已經回到2008年的水平,成為過去6年來物價攀升中最讓消費者欣慰的變化。
“能源需求前景不佳導致原油短期難有反彈之勢,伴隨國際原油的繼續(xù)走跌,本輪下調幅度繼續(xù)被拉寬。”中宇資訊分析師孫曉飛說。業(yè)內機構根據國內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調價周期測算,當今年1月12日24時調價窗口再次開啟時,國內油價將迎來“12連跌”,跌幅約在每噸200元。
每畝地化肥成本降20元
余建海是浙西開化縣池淮鎮(zhèn)的一名水泥和化肥店主,顧客主要是當地村民。由于原油提取汽油、柴油后的剩余重質油是化肥的重要原料,因此化肥的價格與原油價格密切相關。余建海從事化肥生意10多年,對國際原油價格一直十分關注。
“去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一路走低,這使得化肥價格也不斷下降,降低了農民兄弟的種地成本。”他介紹,當地所用化肥主要包括尿素、復合肥、碳銨和過磷酸鈣等幾種,去年初以來這些化肥的價格都有所下降。例如,尿素價格從2014年初的每袋(50公斤裝)105元,下降到7月份的100元,再下降到現在的92元。
余建海說,當地以種植水稻為主,去年年初每畝水稻所需化肥成本大約是170元,而現在是150元左右,每畝減少成本20元,降價幅度在12%左右。別看這20元錢數額不大,但對農民來說,卻是實實在在的實惠。要知道,當地一畝水稻的單季產量在500公斤左右,大概值1380元,農民在種地時對化肥、耕田和收割等本錢可都是精打細算的。
“一畝地省了20元錢,這雖然是小錢,但是全國有18億畝地,折算起來可以省下360億元,這可是大錢了。”別看余建海是農民,其實也挺會算大賬的。
金銀島分析師奚佳蕊對記者說,一個人即使足不出戶,不使用任何交通工具,也無法擺脫與油價的聯系。油價下跌產生聯動影響,以石油為原料的大部分產品價格也會相應下降,比如甲醇、合成纖維等。若油價繼續(xù)下跌一段時間,帶給百姓的更多實惠將體現出來。同時,她也提醒消費者,石油是稀缺資源,日常生活中還是要節(jié)約用油。東方IC供圖
新聞鏈接
國際油價走低 “兩桶油”緣何漲停?
由于市場擔心在石油需求疲軟之際全球供應過剩將繼續(xù)拖累石油市場,周一美國原油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繼續(xù)下跌,刷新5年多來最低紀錄。與之形成鮮明對照,昨日,A股石化板塊領漲大盤,截至昨日收盤,中石化漲10.02%,報7.14元,中石油漲9.99%,報11.89元。
一邊是國際油價“跌跌不休”,一邊卻是A股“兩桶油”強勢漲停。這是怎么回事呢?
金銀島分析師奚佳蕊說,目前我國原油進口依存度在57%左右,中石化、中石油趁油價下跌增加了進口,從國際上買油的成本的確降低了,從而能使其利潤增加,這對“兩桶油”是很大的利好。
除此之外,兩只股票的大漲也受到國內政策面的影響。消息面上,今年能源領域的改革重點將轉向油改,油氣改革今年可能會有大動作,上游勘探開發(fā)或部分放開,兩大石油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將深化,此外還要放開一些大企業(yè)的天然氣進口權。此外,奚佳蕊表示,從今年1月1日起,財政部將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征點提高至65美元/桶,這意味著兩大石油公司的負擔變輕了,政策面對兩者有很大的利好,從而導致了其股票大漲。